学院制的继承和创新期
进入20世纪后,牛津大学的学院制进入继承和创新发展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院制传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1878年到2008年,牛津大学又先后建立了6所女子学院和8所研究生学院。与此同时,牛津大学还没立了6所永久性私立学堂,分别是黑衣修士学堂、坎皮恩学堂、摄政公园学院、圣贝内学堂、圣斯蒂芬学堂(St. Stephen's House,1876)和维克利夫学堂。在这一创建过程中,学院制传统得到了传承和革新,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这些学院建立的动机各异,但其创建的模式则与牛津大学已建学院创办的模式相同,即由捐助者自愿捐款并且以牛津大学传统的学院模式为蓝本。例如,纳菲尔德学院是由企业家捐赠兴建的;圣安东尼学院是由国外人士资助建立的。而为招收女生建立的凯瑟琳学院、为招收研究生以及解决部分教师在学院的地位而设立的学院和为整合研究生学科专业、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于2008年成立的格林坦普莱顿学院,则体现了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革新。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正是通过这些学院,接纳了不同来源的学生,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并将学院制传统传承下来。新的学院的捐助者已不仅仅是英国国内的人士,而且还有来自海外的人士和机构,这使得牛津大学的一些学院在人员聘任和课程设置方面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