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商办新式工业企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在对外贸易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下,商办企业陆续出现。这时期的中国商办新式工业企业与洋务企业一样,最早出现于1865年前后,又受外贸和外资的影响较多地集中在外贸服务工业、出口加工工业、进口替代工业三个行业领域,到1884年时已在下述行业中产生了新式企业。
作为外贸服务工业的主要是船舶修造企业和轮船航运企业。在1865年之前,广州和上海都已有少数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作坊型的船舶修理企业,1865年之后,特别是1870年之后,则有较为明显的发展,尤以上海为突出。在1866-1891年间,上海大约先后出现过27家能够修理轮船的中小型机器厂。这些工厂大多是在为外资船舶修造厂服务的锻铁、造船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积累起一定数量的资本,添置一二台简单车床而逐渐发展为有一定机器设备的资本主义性企业;其资本薄弱,数额小者为100元,大者为500元,生产设备也比较简陋。其中稍具规模的主要有两家:一是1865年前后成立的均昌修船厂,其创办人梁凤西、李松云均系买办出身。19世纪80年代前期,该厂资本已增至4.7万两,造成小轮船6艘,吨位虽较小,技术则较先进,航行时速一般都在13海里左右,高于外资船厂所造轮船的时速。在造船过程中,工程师由曾在江南制造局学习过技术的广东香山人许启邦担任,其他一切设计、绘图、监造的工作亦均由中国人担任;但到1884年,因原创办人股票投机失败而破产,改组为发昌船厂,继续从事轮船修造业务。二是1874年成立的附属于轮船招商局的同茂铁厂,它在初创时只能做零星的轮船修理,两年后就扩充为运用汽机的中型修船厂,能自制汽船的锅炉、引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