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寺院经济的无节制发展,引发出很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另一方面,灵魂不死、轮回报应等已经“变形”的佛教消极思想弥漫于朝野,笼罩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当时的统治者将佛教作为统治民众的工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寺庙,劳民伤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著作—《神灭论》诞生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
范缜的父亲去世得比较早,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生活很是清贫。20岁以前,他一直跟随当时著名的学者刘瓛学习。范缜性格直爽,能言善辩,喜欢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总是习惯穿着草鞋,步行外出。
由于他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都与众不同,对世间事物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授业的老师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并亲自为他举行标志成年的加冠礼。
长大以后,范缜博通儒家经典,尤其精于“三礼”,即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