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
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瓶 元
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代文学艺术的代表。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见于史籍、文献记载的元杂剧名目约有600余种,现存200种;杂剧作家200人左右。前期杂剧作家主要活动在大都(今北京),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后期杂剧作家的活动中心在杭州,著名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主要作品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杂剧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反对封建官府、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内容,也有历史故事,还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散曲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三种基本形式。前期散曲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卢挚等。后期有刘致、张可久、乔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