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某些社会现实的偏差反映
受“眼球经济”的引导和传媒人素养的制约、大众文化走向的影响,传媒内容对某些社会现实的反映存在着偏差,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例如,农民工是新生的社会阶层,在城市处于边缘位置。对他们的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是:报道量过少,对农民工的关注远远不够;对农民工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报道议题面过窄,没有反映农民工的整个生存现状和利益诉求;报道的内容过于浅显、不深入、不充分。[68]再如,关于老年人的传媒内容安排,西方学术界“一致性较高的一个研究结果就是老年人物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比例代表名额不足。”[6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年人在电视媒体中是比较受轻视的。在我国,1997年就有学者撰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文化上发生了转型,即由老年本位文化向青年本位文化转型。在电视、网络与报刊等大众媒体中,适合青年人的内容显著地超过适合老年人的内容,而且纵使是那些关于老年人的内容也往往被青年文化所修饰、所包装。”[70]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传媒恰当地处理社会利益、经济利益与传媒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有赖于传媒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本节所阐述的内容并无绝对指责传媒倾向于经济利益之意。如果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也能兼顾社会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对社会文化有益的内容,那么,传媒内容的安排无疑就是成功的。每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即是一个正面的典型。此外,《历史的天空》等既弘扬主旋律又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也堪称市场经济时代英雄主义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