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杜威语)这就是说,这样的教育结果要么使孩子厌学,要么使孩子成为书呆子,无法培养出创新人才来。
从现实来看,这项工作靠学校已经无法解决,关键要靠父母在家中、在孩子完成作业时间以外、尤其是在假期里加以纠正。
让孩子在生活中找答案
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找答案,孩子就不可能厌学。数以亿计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带着问号跨进校门,最终却带着感叹号垂头丧气地离开学校,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这种教育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孩子的主体性。
孩子的主体性是什么?就是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的心理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生成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发展的需求,有时候也成为内驱力,通常表现为孩子的习惯、兴趣、能力。它来源于生活,所以根本不可能脱离生活来谈教育。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陶行知语)
在这里,父母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生活和生活经验。路人皆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容易,让它喝水难。马之所以不喝水,是因为它并不口渴,没有喝水的欲望和冲动。如果它不喝水,你偏要用外力强灌,它以后见了水就会感到害怕,就会“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