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5张)血滴子两个说法,一是雍正登上皇位的时候,觉得粘杆处的人知道了太多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事,所以,对粘杆处进行了一次清洗,并另行组建了血滴子,一是增加皇权的力量,二是为了对一切知道他丑事的人的监视 清末民国初,中国民众好谈宫闱秘闻,即便识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读懂的通俗小说,自然成了“讲新话”的最佳载体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 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为他的统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色彩 “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处,不可确考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类似的艺术构思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借古讽今的作用 然而,历史总是有其客观性的,雍正到底是一个好皇帝,抑或是一个坏皇帝;他的强权政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 必须从史实中去加以考察、认定 “血滴子”的形象特征是诡秘、残暴、人治加铁腕,艺术原形是雍正朝的特务组织和密折制度 那么,“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是什么 笔者不揣简陋拟加以正之: 据史书记载,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 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 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 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琪(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 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 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吕留良一家也未能幸免,乾隆即位,终以“泄臣民公愤”为由,将曾静、张熙处死 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 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 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 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 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 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 民间又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