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3).
毕文君.解读鲁迅小说《铸剑》的狂欢化诗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
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冯光廉.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文学评论,2006(5).
拓展练习
1.结合具体作品回答:鲁迅小说如何表现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
2.50年来对于狂人形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80年代末的14年;第三阶段,90年代的10年。把50年来关于狂人的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以下几说:第一,“战士说”。“战士说”认为狂人并不狂,他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第二,“狂人说”。“狂人说”认为狂人是受封建势力的迫害而发狂的,即小说中所说的“迫害狂”。第三,“鲁迅说”。“鲁迅说”认为狂人就是鲁迅自己。这种观点把鲁迅的思想精神和狂人的性格表现对照起来考察。第四,“独醒说”。“独醒说”是唐沅于1993年8月在《写实的象征主义艺术——关于〈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一文中提出的。“独醒说”一反研究者看狂人的视面而从狂人看芸芸众生的视面立论。你认为哪种见解更切合狂人形象的实际?为什么?